專家寄語
防治高血壓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關鍵。
--摘自《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01 什么是高血壓?
血壓是指血液在人體血管內循環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就像充氣時氣流對輪胎產生壓力或者膠管中水流對管壁產生壓力一樣,血流在動脈血管有限空間中流動同樣產生壓力,這種壓力就叫做血壓。
高血壓,就是血壓高于正常值了,只要 3 次(非同日)測量,血壓高于 140/90mnHg,就是高血壓,這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疾病。
02 高血壓有哪些癥狀?
高血壓的癥狀因人而異。早期可能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常見的是頭暈、頭痛、疲勞、心悸等。有些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后發生血壓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復正常。隨著病程延長,血壓明顯的持續升高,逐漸會出現各種癥狀。
03 高血壓有哪些危害?
長期的血壓升高,無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或有無明顯的自覺癥狀,都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腦卒中、眼底出血、腎功能衰竭等。
04 測一測,我的血壓水平!
05 高血壓控制在什么水平?
一般高血壓患者,應降至<140/90 mmHg,能耐受者和一些高危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可進一步降低至<130/80 mmHg。
若年齡≥80歲,首先應將血壓降至<150/90 mmHg,若耐受性良好,則進一步將血壓降至<140/90 mmHg。
06 疫情期間如何管理血壓?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重癥患者以老年人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居多。高血壓因其發病率高,且往往合并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等合并癥,因此高血壓患者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高危人群,需要患者自身及家人予以更多的關注和保護。
高血壓患者加強自我管理需要做到:
(1)按醫生要求堅持治療。高血壓的并發癥嚴重、治療方案復雜,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持續治療和管理高血壓。要備齊藥物、按時足量服藥,不自行更改藥物,不停藥。
(2)主動接受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治療管理,盡量減少去醫院的次數,降低感染機會。
(3)自我監測血壓,觀察病情變化,根據情況主動就近就醫。及時就醫:定期血壓監測,如血壓控制不滿意,或與平時相比,自感病情加重,及時聯系社區醫生遠程調整用藥方案,如通過遠程調整效果欠佳,則應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條件下前往醫院就診。
(4)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同時自我監測血糖。
07 疫情期間的正確生活方式
(1)避免接觸
應盡量避免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及疑似者接觸,盡量少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出門戴口罩。
(2)合理飲食
多吃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適量攝入高蛋白,如奶制品等,以供身體所需;多喝水,提高身體代謝率。
(3)保證睡眠
所謂保證睡眠,并不僅僅是保證睡眠時長,而要保證規律的睡眠。不熬夜、不睡懶覺,早睡早起,順應自然規律。熬夜刷劇、熬夜玩游戲等以往假期“常規操作”,能免則免,保證規律睡眠,保障身體機能處于最佳狀態,有助于預防病毒感染。
(4)保持心情愉快,拒絕焦慮
長時間在家里,難免被焦慮的情緒控制。給自己做一個計劃,保持愉快的心情,遠離焦慮,按時服藥,保持身心健康。
(5)保持良好生活規律
疫情期間,雖在家防疫,也可在保證血壓平衡的情況下,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比如肌肉拉伸、家中慢走等,避免做劇烈活動。如果血壓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此時應該特別注意避免心臟、大腦和腎臟等急性并發癥的發生。活動時要有一定的規則,掌握活動的方法和活動量。
(6)戒煙酒。